中美双方强调多边气候变化协定的重要性,目前各方正就此进行讨论并期待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上达成。
强调管资本,也更有利于国有经济实现有进有退、进而有为、退而有序。黄淑和说,国资委正在配合财政部并商国家有关部门,研究提出2014年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再提高一定上缴比例的具体实施方案。
国资委将根据中央企业改革进程和企业效益状况,有差别、分步骤地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,最终到2020年要提高到30%,并通过公共财政的统一安排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。他还强调,今后各级国资委要以产权管理为纽带,围绕管好资本落实出资人职责,不干预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。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,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利于国有资本功能的放大和保值增值,有利于国有企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、转换经营机制,也有利于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、共同发展。国资委提出根据业务性质、发展阶段制定和完善相关考核办法是符合企业实际的,是应该马上着手做的事情。据他介绍,目前国资委已就此有了初步考虑:一是在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的基础上,区分企业不同的业务性质,进一步完善分类考核政策。
企业内部改革: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企业制度不完善、治理结构不健全、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、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等痼疾,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,群众意见强烈。李锦说,如何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是一个难题,比如有的中央企业大部分业务是竞争性的,而只占小部分的政策性业务又非常重要,显现相互交叉状况,使得企业功能精准分类难度加大。而煤炭、石油等能源类企业,由于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明显,市场大起大落就影响了能源类公司的资金流,这样风险就被转嫁到了银行身上。
有国有银行人士不禁感慨,从去年就听到要整顿保理业务的风声,今年感觉监管部门动作非常明显,以后可能会更加严格。一位国有银行支行行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某国有商业银行支行行长向记者抱怨,针对高风险的商业银行保理业务,银监会今年连出组合拳。为什么银监会着力整顿保理业务?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银行业务,由于近年来的野蛮扩张,埋藏的隐患正在一点点显现出来。
中国银行业保理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协会25家成员单位的国内保理业务量达1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15.7%。简单而言,就是卖方企业将贸易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银行,由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现金流,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难题。
上述商业银行支行行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保理业务前两年之所以发展迅猛,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。一旦遇到市场环境不太好的情况,银行保理业务就会受到牵连,应收账款收不回会成为银行坏账,如果条件叠加的话,负面影响则会更大。而对于国内保理业务,有些银行的条件挺宽松的,所以现在出问题,一般都是以前那些条件宽松的银行出事。近年来,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。
今年10月底,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上海发布《2012年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》,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首次公布保理行业报告。报告显示,2012年银行保理业务量折合人民币达到2.83万亿元,同比增长26.94%。进口双保理业务量31.59亿美元,同比增长161%,居全球第四位。因为国际保理业务的条件比较严格,例如对保理商资格要求很严。
国际保理业务量594.3亿美元,同比增长176.1%。而监管部门的监管重心主要是针对国内保理业务,上述商业银行支行行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国际保理和国内保理业务原理上其实差不多,但是在具体操作上肯定不一样,银监会此次监管的重点应该是国内保理业务。
保理业务前两年做得比较大,一旦出现问题,影响面就比较大。现在市场环境不好,有不少银行的保理业务就已经出现问题,例如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归还,成为银行坏账。
国际保理业务量939.72亿美元,同比增长80.16%。另一方面,银行内部对保理业务的风险把控,或者说对产品的理解存在滞后期,做的时间久了才会陆续增加风险把控措施以此回避风险,所以,有一些银行在刚做保理业务的时候,由于单纯想把量做起来,就把条件放得很宽松。一方面,是因为当时市场环境比较好,保理业务做起来不会出现大面积的不良情况。实际上,保理业务之所以成为各家银行追逐的焦点,自然是因为利益使然。规模激增半年达1.2万亿《办法》中对保理业务的定义为,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,集应收账款催收、管理、坏账担保及融资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实际上,保理业务之所以成为各家银行追逐的焦点,自然是因为利益使然。
正文未完,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全文显示。通过保理业务,卖方企业可以从银行处获得资金进行周转,而银行也可以从中获得大额收益。
12月10日,银监会发布《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》(以下简称办法),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因为保理业务问题频出,我们今年年终奖都泡汤了。
上述商业银行支行行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保理业务前两年之所以发展迅猛,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。报告显示,2012年银行保理业务量折合人民币达到2.83万亿元,同比增长26.94%。
出口双保理业务量104.39亿美元,同比增长103%,连续5年居全球首位。而监管部门的监管重心主要是针对国内保理业务,上述商业银行支行行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国际保理和国内保理业务原理上其实差不多,但是在具体操作上肯定不一样,银监会此次监管的重点应该是国内保理业务。国际保理业务量939.72亿美元,同比增长80.16%。而对于国内保理业务,有些银行的条件挺宽松的,所以现在出问题,一般都是以前那些条件宽松的银行出事。
一位国有银行支行行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有国有银行人士不禁感慨,从去年就听到要整顿保理业务的风声,今年感觉监管部门动作非常明显,以后可能会更加严格。
出事的保理业务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,钢贸领域反而涉及不多,一位银行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从他了解到的情况来看,对于钢贸领域,银行现在都会比较谨慎,保理业务一般都不会涉及钢贸。一旦遇到市场环境不太好的情况,银行保理业务就会受到牵连,应收账款收不回会成为银行坏账,如果条件叠加的话,负面影响则会更大。
国际保理业务量594.3亿美元,同比增长176.1%。而今年,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更是一路飙升。
今年10月底,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上海发布《2012年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》,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首次公布保理行业报告。简单而言,就是卖方企业将贸易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银行,由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现金流,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难题。近年来,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。进口双保理业务量31.59亿美元,同比增长161%,居全球第四位。
中国银行业保理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协会25家成员单位的国内保理业务量达1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15.7%。保理业务前两年做得比较大,一旦出现问题,影响面就比较大。
因为国际保理业务的条件比较严格,例如对保理商资格要求很严。当债权人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,由银行向其提供应收账款催收、应收账款管理、坏账担保、保理融资中的至少一项,即为保理业务。
另一方面,银行内部对保理业务的风险把控,或者说对产品的理解存在滞后期,做的时间久了才会陆续增加风险把控措施以此回避风险,所以,有一些银行在刚做保理业务的时候,由于单纯想把量做起来,就把条件放得很宽松。现在市场环境不好,有不少银行的保理业务就已经出现问题,例如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归还,成为银行坏账。